治疗白癜风医院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来源:大碗楼市 近日,阿里创始人马云一手创办的湖畔大学“寿终正寝”, 校门口的石头被抹去“大学”标签,官方微博也已更名为“湖畔创研中心”, 自此,湖畔再无“大学”。 对此,微博上不少网友冷嘲热讽,一顿调侃:不是要办300年吗?这么快就凉了。 要我说,湖畔大学,好歹还收过学生,开过课。 挂名阿里的一票产业园,却连个企业入驻都没有。 恐怕阿里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票产业园,野生能野到亲妈都不认识。 全国号称阿里要入驻的产业园大大小小有四五十个, 遍布杭州、成都、重庆、厦门、武汉、宁波、西安、苏州、南昌、石家庄、绍兴、海口、赣江、琶州、镇江、聊城…… 这其中阿里真正入驻的占比不到50%,其余都是打嘴炮。 最夸张的要数重庆,声称阿里进驻了3个产业园,1个CBD。 茶园智谷有阿里,水土高新产业园有阿里,照母山光电园有阿里,弹子石CBD有阿里。 去过的知道多是挂羊头卖狗肉,没去过的真以为阿里的总部在重庆。 更甚者规划里有阿里,合作也签了,照样黄了。 2021年4月,石家庄乐城国际贸易城宣布由于效益太差无法继续经营,迫不得已要给广大业主退款。 市长省委亲自站台的一带一路实验区,规划11平方公里的世界贸易中心就这样凉凉了。 项目在开发之初就拉来了阿里做背书,当初的设计沙盘上,阿里巴巴大楼是整个园区最高最气派的大楼。 项目最火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大巴车日夜不停地往过拉投资客、大爷大妈连夜排队,可谓一铺难求,周边的住宅也跟着噌噌涨价。 除了阿里,腾讯、京东、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同样被各色产业园垂涎。 现如今,只要是跟高科技沾边的产业园,不说是某某的电商分部、研发中心、数据中心都说不过去。 就比如,河北的科技之光—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是腾讯的华北数据中心, 所谓的数据中心,5000亩的数据基地上全是服务器, 腾讯就是看上了这风大凉快好散热,地广人稀租金低。 到2025年,这里将集聚云计算服务器250万台。 数据基地给自己的定位也非常准确“北京做总部,怀来做计算”。 各类产业园,就属这种大数据最坑, 这玩意儿还真能进驻,图你电费低,搬几台服务器,放俩技术员。 你说它没企业,但是人有服务器。你说它有企业,但就是没人。 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屁用没有。 产业园不能说的痛 曾几何时,各路牛鬼蛇神打着建造产业园的旗号,欺骗了政府,霍霍了土地,带偏了购房者,搅浑了房价。 无一例外,举着品牌的大旗,玩的却是圈地骗局。 2017年,一个迪士尼前员工在中国行骗17载的事迹被揭穿,曾扬言建造数十个“冒牌迪士尼项目”无一开园兑现,足迹遍布近10个城市,圈地上万亩,半数项目进入停工/半停工状态。 每一个规划的产业园项目都是几十亿、上百亿的投资额,圈的都是数百亩、上千亩的地。 2020年,巴中多个产业园停工,万亩土地撂荒被推上了热搜。 四年前,巴中盘兴物流园区里锣鼓喧天,彩旗飘飘,占地1140亩,总投资25亿元,定位中国西部最大的文化教育和旅游观光基地的“中丹安徒生童话乐园”奠基了。 可由于资金问题,不到一年,牛批吹上天的童话园就变成了无资金、无立项的双非项目。此后七年,园区每年都说要动工,一直没有动起来。 活生生,像一个“下周回国”的贾跃亭。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了南京,去年7月,南京造“芯”产业园停摆超半年之后最终以破产收场,项目曾一度宣称总投资额达30亿美元,与南京台积电相当,南京政府在该项目上投入接近4亿元。 主导这场造“芯”运动的负责人三年内在南京、淮安、宁波三市相继落地半导体项目,但所到之处尽皆烂尾。 在南京项目资金链断裂之后,又前往宁波注册了“承兴半导体”,在获得700万元政府资金后亦近乎销声匿迹。 以上这些产业园,包括全国一半以上的所谓产业园,讲到底就是九个字—— 炒概念、拉巨头、卖房子! 概念吹的比谁都大!品牌找的比谁都猛!房子卖的比谁都快。 过去几年,我走遍全国看过太多的产业园,见过太多产业园背后的苟且与无耻。 2013年,流行航空产业园,机场不够分了; 2015年,风靡文旅产业园,迪士尼不够分了; 2016年,时兴养老健康产业园,老头儿也不够分了; 2018年,流行区块链产业园,币圈骗子竟然还不够分了…… 这两年,流行什么? 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网红直播。 于是,阿里、腾讯和京东不够分了。 这些年,得益于一群楼市大V的普及,无数楼市玩家们悟出一个真理—— 选城市,看人口;选板块,看产业。 哪个城市流入人口多,选哪个城市; 城市里哪个版块产业好,选哪个版块。 相比较人口流入,产业园这玩意儿已经被玩坏了。 你一头扎进城市,却发现产业园像韭菜一样,一茬一茬的长。 产业园,长的比韭菜还多。 我曾经历过,某省一年搞出来180个产业园,平均一个县一个还多。 我也曾经历过,某省会一年搞出来30多个产业园,东南西北,遍地开花,每个区俩,还有10多个富余。 这特么还怎么选? 来来来,我来告诉你什么叫真正的“围绕产业选板块”! 第一,三四五线的产业园概念,都是割韭菜 1、人口外流,人才外流,产业人口外流,人和钱都跑光了,建产业园给谁用? 2、三四五线在全国产业链大分工的下游,高端产业不下乡; 三四五线城市有产业,中低端加工制造组装,但凡高大上一点的都不会想去到三四线。 华为会把科研中心放到三四线吗? 百度会把人工智能放到三四线吗? 小米会把智能工厂放到三四线吗? 3、名头越大、看起来越高端的产业园,镰刀越快,割韭菜越狠。 冬奥之城张家口,建了个东山产业园,玩的都是高科技,绿色能源、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四大产业,里面还有个牛Bpuls的中国总部基地。 产业园2008年建设成立,十三年过去了, 一期园区成了远近闻名的练车场,早已规划好的二期迟迟不敢动。 产业园周边的住宅房价也跟着坐了把过山车,单价从8000跌到了5000。 第二,二线城市的产业格局已经确定。 1、经济高增速的时代,已经结束。 经济从增量转入存量,产业增速也自然从增量转入存量,一个城市没有那么多的企业新增,遍地开花的产业园靠什么支撑? 2、现在的产业格局是什么样,未来大概率就是什么样。 郑州的产业核心在东部,西边偏要搞一个常西湖新区; 成都的产业核心在南部,东部偏要搞四个产业新城; 广东的产业核心在东部,佛山偏要在西边搞千灯湖创投小镇。 结果就是,不上不下吊在那, 规划批了,房子建了,没有企业去, 老企业都在产业核心,新企业都围绕着产业核心。 在二线城市,凡是偏离产业核心主轴,再造的产业新区,都很难成功。 第三,别听规划瞎逼逼,多动动腿。 1、看配套 有企业有人流的产业园,一定有匹配的餐厅、咖啡厅、超市,而且生意通常很好。 如果你看到的是大片大片的空铺、冷冷清清的餐厅,稀稀拉拉的人流,那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产业园没啥像样的产业和企业。 2、看企业 那怎么判断产业园入驻的是P2P企业,老年人保健品企业,还是真正的优质企业呢? 别偷懒,混进产业园内部,到办公楼、产业楼中走一走,看看到底是哪些企业入驻最多,以及企业的入住率。 别听规划瞎逼逼,多动动腿。 责任编辑:李思阳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