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盒子 http://www.kakanet11.com/zbhz/8.html 1956年某天夜里,毛泽东又是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在值班卫士的轻声提醒下,他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一天没吃饭了,于是拖着疲惫的身体,笑着站起来说:“嗯,有些饿了呢,好吧,我吃一顿饭吧。” 然后毛泽东径直来到餐桌前,拿起筷子正准备大快朵颐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当晚的菜品有些不对劲。他有些生气,脸色顿时沉了下去,手里的筷子也默默放回了原位。 原来,按照规定毛泽东每周吃2顿红烧肉,而当天晚上恰好就是吃红烧肉的日子,但十分奇怪的是,毛泽东当晚的餐桌上并没有出现这道菜,他感到很奇怪。
虽然平常毛泽东总是提倡大家吃素食,称“吃得素对身体也有好处”,而且他的菜单上确实都是素菜居多,但对于红烧肉,他是一直都十分喜爱的,红烧肉也成了留在毛泽东菜单上极少数的几道荤菜之一。 其实,毛泽东之所以喜欢吃红烧肉,也是有特殊的历史渊源。 当年打沙家店战役的时候,即1947年8月中下旬,毛泽东一连三天两夜几乎没合眼,愣是靠着浓茶、烈酒和几包烟强撑了下来,等战斗结束的时候,他几乎是精疲力竭了。 当时毛泽东对卫士李银桥说:“银桥,你想想办法,帮我搞碗红烧肉来好不好?要肥的。” 李银桥听罢回答说:“打了这么大的胜仗,吃碗红烧肉还不应该?我马上去搞。” 毛泽东听罢却疲惫地摇摇头说:“不是那个意思。这段时间用脑子太多,你给我吃点肥肉对我脑子有好处。” 在毛泽东看来,这碗红烧肉不是所谓打完胜仗的奖励,而是单纯地为了工作需要补补脑子。 即使这样,他在吃完那碗红烧肉后,还是感到心怀愧疚:“战士们冲锋陷阵也没吃上红烧肉,只能杀马当粮食吃。” 从那之后,李银桥便常在前方战事紧张,或是毛泽东写作任务繁重的时候,想办法给他做一碗红烧肉补充营养。 长此以往,红烧肉在毛泽东心里便有了某种特殊的意义,吃红烧肉的习惯,也一直保持到了建国后。
按照往常规定,那个晚上就是毛泽东吃红烧肉的日子,他平常虽然嘴上不提,但心里还是清楚的。 “为什么没有红烧肉?”他对着卫士李银桥大声地质问,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李银桥没作声,只是稍稍扭头看了看江青,似乎想说点什么,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而江青也是默默不语。 见无人回应自己,毛泽东心里更是生气,之后随便扒拉了几口饭菜,便迅速起身回到书房继续工作了。 直到次日凌晨六点钟左右,毛泽东才结束所有工作。在吃早饭前,他特意叫来李银桥,“说说吧,这是怎么回事?” 毛泽东心里很清楚,厨师不会无缘无故修改菜单,李银桥也很清楚他的生活习惯和做事原则。“交待了就要办”,是毛泽东历来坚持的一条工作原则,李银桥已经跟了他快10年,不会不知道这一点。 毛泽东看着李银桥,但李银桥却还是一声不吭,双眼含着泪,死死盯着地板。 看着卫士欲言又止的样子,毛泽东心里仿佛已经明白了三分。 这时候江青突然走了进去,李银桥在现场显得更加不知所措。他本想借故离开,但毛泽东却硬将他留下下来,反而有意支开了江青。 “你说么,现在只有我们两个人。”毛泽东这时候已经有些烦躁了。 直到这时候,李银桥才把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毛泽东。 原来在昨天晚上,厨师原本确实是要做红烧肉的,但是江青却突然跑到厨房,吩咐不让给毛主席吃红烧肉,说是肥肉吃多了对毛主席身体不好。 一开始,卫士和厨师都感到十分为难,他们一方面想让毛主席吃点“好菜”,一方面也明白江青的话有一定道理,还一方面也不敢明着违反江青的命令,于是犹豫再三之后,只能是从当晚菜单上去掉了这道红烧肉。
▲1963年12月26日,毛泽东与其厨师长程汝明合影。 听完李银桥的解释,毛泽东总算是彻底搞清楚了。事实上,这并不是江青第一次反对毛泽东吃红烧肉。 自从解放后,江青曾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一些营养学方面的知识,之后便时常劝毛泽东,要少吃最好不吃红烧肉,“年纪大了,肥肉吃多了不好,胆固醇高,容易造成血管硬化,出现血栓。” 这既是江青的一番好意,同时也是出于她自身的特殊经历。 从延安时期开始,江青曾生过几场大病,还曾两度奔赴苏联治病,所以身体状况一直都不太好。 后来疾病治好之后,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同时也为了维持身材,江青对饮食方面非常重视。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荤素搭配,讲究膳食均衡,像红烧肉这种肥腻的食物,从江青个人角度考虑,她是碰的都想碰的。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毛泽东其实一直都很少生病。 他的身体就像是一个“迷”,虽然工作量惊人,睡眠、饮食、活动都极其没有规律性,但却总是很健康,极少闹病。原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的湖南老乡任弼时,曾多次向周恩来感慨:“中华民族有幸,出了个毛泽东!” 所以,对于饮食,毛泽东向来是非常“任性”的,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甚至还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饮食思想”。 在他看来,饮食其实也是在追求一种平衡的状态。 吃饭就是补充,动脑子就是消耗,只要二者能达到平衡,就是合理的。至于平常吃不吃红烧肉,是一日三餐还是一日两餐,甚至是一日一餐,这些并不是最关键的点,我们平常不应该拘泥于营养学书上的知识点,应当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灵活变通。 所以,每当江青劝他少吃肥腻的红烧肉的时候,他总是不以为意,甚至有时还会生气。 但问题是,毛泽东可以对江青的话置之不理,但其他人却不行。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晚厨师没有做毛泽东最爱的那道红烧肉。
▲毛泽东与江青 对于二人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毛泽东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毛泽东是湖南人,喜欢吃辣味食物,而且是越辣越好,几乎到了无辣不下饭的程度,但江青却不喜欢吃辣,几乎是一点辣椒都不沾,平常哪怕炒过辣椒的锅,都要洗好几遍之后才会继续用。 毛泽东喜欢吃粗粮,开玩笑说要锻炼自己的肠胃,过一过艰苦的日子,“我就是这个命,喜欢吃粗粮。” 但江青却喜欢吃精细的食物,比如她喜欢吃鸡肉,但却不喜欢红烧鸡肉、炖鸡等做法,而专门喜欢吃肉末鸡,即把鸡用水煮熟,把鸡胸脯那块瘦肉撕下来,去掉鸡皮,剁成肉末,然后放到锅里加点调料炒一炒,这种做法很费劲,中间环节也会产生不少浪费。 类似这种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毛泽东曾多次委婉提醒,有时甚至还会明着批评这是一种“小资产阶级作风”,劝她应当崇尚节俭,但无奈效果并不是太好。 从上世纪40年代结婚后到50年代初期,二人还能勉强吃到一起。当时因为战事比较紧张,毛泽东工作任务异常繁重,于是江青便主动迁就毛泽东的口味,甚至偶尔还会亲自下厨给毛泽东做辣菜。 但是等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两人在饮食上的矛盾便开始凸显出来,江青出于身体健康考虑,饮食上变得十分挑剔。长此以往,最终便出现了类似那晚的剧烈冲突。
也正是在1956年的那次红烧肉的事情之后,毛泽东便彻底死了心,他当时对着李银桥生气地说:“今后,我和她就分开吃,她吃的饭按她的口味搞,我吃的饭按我的口味搞。” 本以为是一句气话,没想到毛泽东却当真履行了下去。从那之后,毛泽东与江青即便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也是各吃各的菜。 毛泽东从不碰江青的菜,但江青偶尔会夹毛泽东的菜吃,因为毛泽东的菜普遍很辣,他曾经说过,能吃辣的人革命性强,所以江青有时会夹几片辣菜来辣辣嘴,但毛泽东从始至终都不动一筷子江青的菜。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