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电影 https://www.touzitop.com/ystt/1051.html 黄渤又火了。 他客串一个“数字先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情到深处,他抱住搭戏的演员,痛苦低喃“一二三。” 片中角色似乎饱含悲伤。 但这数字台词实在太出戏。 弹幕一片“哈哈哈哈哈”,很是欢乐。 没错,黄渤就是在讽刺某些流量艺人。 拍戏时往那儿一站,不背台词,只念数字。 全靠后期配音。 有网友毒舌道: 渤哥这随便一演,吊打那些数字先生/小姐。 他一个眼神,一个蹙眉,观众就能感受到绝望的情绪。 《假装情侣》里那悲怆一笑。 似哭似笑,笑泪难分。 更是让人心酸。 许多影迷甚至表示: 有黄渤的电影,放心看,不会差。 黄渤有多优秀? 他票房过百亿。 多次获最佳男演员奖。 周星驰说他是“喜剧王中王”。 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称他“中国的卓别林”。 一起拍过戏的导演,都对他大为赞扬。 因为他“拼命得不像话”。 而且能驾驭高难度角色,是“行走的演技教科书”。 所有人都夸黄渤是天生的演员。 除了他自己。 因为在演员中,他属实入门过晚。 27岁前,他甚至从没想过自己会演戏。 他当歌手,玩乐队。开钢材厂,做小老板。 晃晃荡荡一年又一年。 成为演员黄渤前,他一度想做歌手。 初中毕业,他和几个好哥们成立了组合:“蓝色风沙”。 每天放学,就到歌厅唱歌。 开始每场15块。 后来60块。 赚到钱就平分。 19岁那年,为了成名,乐队开始全国跑演出。 1993-1996年,他们走南闯北。 足迹遍及广西、西藏、云南、东北……几乎所有省份。 主唱黄渤 在路上流浪,他们吃过很多苦: 站着搭几天几夜绿皮火车; 上台唱歌,被台下起哄嘘声“滚下去!” 演出结束,老板不给钱,他们陪着笑脸灌11瓶啤酒; 被人骗了,兜里只剩10块钱,只能买几个油饼分着吃…… 不夸张地说,那几年,他们过得有上顿没下顿。 可是啊,后来黄渤回忆起这段日子,总会眼中有光,特别开心。 那时黄渤喜欢模仿迈克尔·杰克逊。 他往衣服上铆各种铁钉、五角星、珠子,动起来哐哐当当,可酷了。 演出完出去吃串,摊子边有老鼠在溜达,他们就跟老鼠大眼瞪小眼,也不顾忌,继续大口吃。 还有“赶场子”时,总能看到穿红裙子演出服的姑娘,坐在摩托车后座。 夜色下,长发和裙摆随风飘扬,他们心情也跟着飞扬起来。 那是黄渤最快乐的一段时间。 无所顾忌,恣意洒脱。 梦想飘在半空,似梦似幻。 仿佛触手可及。 可他一伸手,梦想泡泡就破裂了。 他给唱片公司寄去录音带。 杳无回信。 他找上门。厚着脸皮,把带子塞给经纪人。 对方说:“好,我们一定听。” 黄渤准备离开,却忽然发现,楼梯间边有个房间。 里面满是录音带。 随意堆叠,积了灰。 他愣住了。 仿佛能看到自己的带子,也被弃在其中。 此后他们又找了几家公司,依然没有下文。 乐队有伙伴开始退却。 同时,黄渤姐姐也在劝他回家。 1996年,他们解散乐队。 灰溜溜回到青岛老家。 黄渤剪掉长发,换上西装皮鞋,接管了一个钢材厂。 他很快赚到了钱,再也不用饿肚子。代价是,每天要和一群老板吃饭喝酒。 聊生意,养生,个人奋斗史……听得他头疼。 他也没时间唱歌了。 只能偶尔一个人,去ktv嚎上两嗓子。憋屈又压抑。 这样的日子过了四年。 黄渤父母很满意,儿子总算有个“正经”工作了。 但他却越发迷茫。 别人喊他“黄总”,他也觉得别扭。 一次深夜,黄渤喝多了。司机把他扶上车。他瘫坐着,看着街灯光影往身后飞快掠过。 突然一激灵醒来:“我他妈这是在干嘛呢?” 黄渤知道,这生活不是他要的,该走了。 他交接事务,准备离开工厂。 到北京继续唱歌。 这时,发小高虎给他打了个电话。 “有个电影在招人,劳务费5000,来不来?” 黄渤想了想,爽快答应。 虽然不是唱歌,但试试演戏好像也不坏。 就这样,27岁那个夏天。 他误打误撞走进导演管虎的片场。 那时他并不知道,这个决定,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 黄渤没演过戏。 到片场第一天,导演管虎快被气疯了。 正拍着呢,他直接走出镜头; 演打架,抡起道具就砸,差点把别人砸晕; 突然自己喊“停!”然后说“我刚才演得不好,得重来。” 管虎终于发飙: “演得不好也是我来说!” “只有导演才能喊停你知道吗!” 黄渤吓得连声应“好,好。” 但好在他悟性挺高,很快就入戏了。 十多天过去,总算拍完。 这部电影,就是《上车,走吧》。 2001年杀出的一匹黑马。 获得金鸡奖最佳影片。 百合奖一等奖。 初次拍电影就获奖,黄渤受宠若惊。 他和巩俐、周星驰等大咖坐在一起。 左看右瞄,紧张得手都不知道怎么摆。 走红毯时,他更是像只受惊的小雀。 小声问管虎:我这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 这个开始实在太顺利。 黄渤就琢磨,不如就认真当一名演员吧。 但他也清楚自己几斤几两。 《上车,走吧》的成功,其实多是出于幸运。 没有科班培训,他走不远。 于是黄渤铆足了劲,一心考北京电影学院。 那年他27岁。 年龄大,长相平平,172cm,打扮土气。 怎么看也不是个演员的料子。 黄渤艺考视频截图 面试老师扫他一眼,直摇头。 连考两年,连续落榜。 第三年,北影新开了个配音系。 黄渤曲线救国,报考配音。 终于如愿考上。 班上同学都是妙龄俊男美女。 他混在其中,赫然“鸡立鹤群”。 新生报道那天,保安把黄渤拦住。 狐疑瞅着他,“你长这个样子,能是电影学院的学生?” 大家一块儿去试镜。 他也总是被当成经纪人。 甚至有次,他被一个副导演指着骂: “这不胡闹吗,长这样,也配当演员?” 被打击多了,黄渤也会感到委屈。 但他一直没忘记自己的定位: 帅哥千千万,总得有人演普通老百姓。 他一头扎进了演艺练习。 曾经的小学渣,在北影却比谁都拼命。 同学交一个作业,黄渤交七个。 偶尔接戏,其余时间没日没夜地排演话剧。 那时排练教室总是被占。 黄渤就和同学,在走廊来来回回演。 经常忘我练习到午夜12点,被保洁阿姨赶出来。 有次排练完,他们靠着墙点烟,黄渤来了句:“我怎么觉得我们两个,有点像狗啊。” 然后两个人笑作一团。 笑着笑着就沉默下来。 看着烟圈在暗夜淡没。 那时黄渤总是不安。 他看不清未来。 除了咬牙努力,他没有别的办法来对抗焦虑。 所幸上天待他不薄。 吃过的苦,受过的磨难,日后都成了他的底气。 2005年,黄渤接了个活儿。 演一个农民工,薛六。 面对喜欢的姑娘,敢爱不敢认。 被戳穿后,慌张抿了下嘴,眼神躲闪。 黄渤的戏份不多。 但他给自己加了码。 没戏时,他就守在一边,观察腕儿们怎么演。 到了晚上,把自己琢磨出的心得写下来,塞给导演。 一个小配角,硬生生被他演出了花儿。 很多网友说,他“比农民工还像农民工”。 休息时,黄渤大大咧咧坐在路边。 经过的真农民工跟他搭话:“兄弟,你是哪个工地被挑来的?挺好,拍戏不累。” 他就傻呵呵一笑。 从北影毕业后,黄渤放弃留校当老师。 背起行囊奔赴重庆,来到导演宁浩的片场。 演《疯狂的石头》里一个小偷,黑皮。 拍戏时,黄渤对自己的狠劲,惊到了宁浩。 剧本黑皮脏兮兮的,黄渤化完妆,还嫌自己不够脏。 捞起下水道腥臭的污泥,就往头上脸上抹。 有一场戏,黑皮偷了块面包,在高架桥上边跑边啃。 不过几十秒的镜头。 黄渤跑了几个小时,一遍又一遍。 每次宁浩喊停,他立刻就难受得吐出来。 《疯狂的石头》大获成功。 被誉为首开“中国黑色幽默电影”先河。 这是黄渤电影生涯,另一个新起点。 2009年,黄渤再度和导演管虎合作,主演《斗牛》。 当时气温零下20多度。 他们跑到偏僻的沂蒙山里,待了4个月。 开拍前,管虎让黄渤放心,找来的牛很温顺,不踢人。 结果黄渤一到片场,就被那头黄牛撵了两里地。 为了跟牛亲近,黄渤只能天天往脸上抹地瓜汁。 片里黄渤是个放牛娃儿。 那时他每天起早贪黑,在村里漫山遍野跑。 最后跑坏37双鞋子,才演出满意的效果。 更愁人的是,两头牛根本不听话。 演着演着,突然甩着尾巴走远、蹲下、凑到镜头前…… 他只能配合它们,一遍遍重来。 有个镜头,甚至拍了138遍。 一部戏拍完,黄渤几乎脱了半层皮。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演员有偶像派,有实力派,我属于第三种,体力派。” 杀青那天,他躲在车里嚎啕大哭。 这场艰难的战役终于结束了。 2009年,凭借《斗牛》,黄渤成为当年金马奖的影帝。 颁奖典礼上,他拿着话筒顿了良久,最后说: “我好不容易要当演员了,有人劝我,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看来我没入错。” 黄渤的确入对了行。 他在演员的大道上,一路驰骋。 此后,他连接拍了许多部好作品: 《泰囧》、《西游降魔篇》、《厨子戏子痞子》、《无人区》、《心花路放》…… 演技日臻成熟,也渐渐有了名气,但始终不忘初心。 2014年,黄渤在《亲爱的》里,饰演一位四处寻子的父亲。 导演陈可辛说,拍黄渤的戏,特别费时间。 他有很多想法,也想尝试各种演绎方式。 有一场戏,父亲对着镜子录寻子启事。 黄渤坚持加了一个细节: 孩子对桃子过敏。 这个小细节,成功戳中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一处。 谁家孩子,没有些需要细细叮嘱的事情呢。 这样的细节,在黄渤的电影里比比皆是。 和那些飘在云端的演员不一样。 他真的感同身受,理解底层的匮乏和苦难。 这么多年,他演绎的角色也多是市井小人物: 被抢劫却豁命护住救命钱的父亲; 与母亲通话后无声抹泪的儿子; 街边摆摊卖盒饭养家的阿叔; 朴实无华,像我们身边真实的他们。 有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接地气? 黄渤笑了笑说,早年闯江湖,什么没见过。 “我了解中国东南西北流氓欺负人的样子,我就是这样的小人物,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从草根到影帝,时至今日,他始终记得来时的路。 这份悲悯,也融进了黄渤的作品里。 在《亲爱的》中,他被一群小混混堵在桥上。 “我们没想害你,我们只要钱,把钱拿出来就好了。” “我这是救命的钱!” 他嘶哑着嗓子大吼,绝望地翻身跳下十多米高的桥,重重坠入江水。 这段看得我如鲠在喉,太难受了。 为了点钱,命都不要了,值得吗?可是在多少老百姓眼里,钱就真的比命重要。 而黄渤能看见这些艰难。 也用他的方式,将这些挣扎搬上荧幕,让更多人看见。 黄渤的作品没有什么高大上的设定。 只是替底层说话,替小人物发声,替沉默的大多数再现他们的挣扎。 导演侯孝贤曾提醒他:别丢掉了身上朴实的东西。 演员二十余载,黄渤做到了。 成为百亿影帝的他,依然是普通人。也依然在演普通人。 小人物的平凡之路,他一直在走。 演员的艺术之路,他在前行。 演员黄渤,始终在路上。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