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ianlangxitong.com 上市公司研究院特稿,未经同意禁止一切媒体转载,包括友商,本文不构成投资决策。 精华摘要: 1、新能源汽车是ToC(面对消费者)的行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涨价没那么敏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电池龙头扛住了上游成本提升的压力,未向下游传导。 2、锂电池上游材料涨价对电池龙头业绩没有影响。因为今年行业景气度非常好,需求非常好,产能利用率也会非常高,产能利用率上升,摊薄了固定成本,会部分缓解上游涨价的压力。 3、目前新能源汽车龙头公司静态估值比较贵,但是市场并没有太多的担心。市场预期龙头公司明年会是翻倍的增长,看明年的动态估值,大概在30-40倍的区间。 4、短期因上游多晶硅涨价影响了光伏装机量,下游装机速度在放慢,短期成本上涨导致的行业景气度的波动,并不影响中长期的发展空间。 全文: 从近2个月市场看,新能源无疑是最为火爆的板块,新能源车、光伏等细分领域都在节节攀升。这一轮新能源板块快速上涨,与今年初核心资产不断新高类似,前期是由行业基本面逻辑推动的,基于上市公司盈利高成长性,随着资金加速涌入,板块上涨逻辑转变为资金推动。 新能源板块短期快速拉升后,市场资金出现了分歧。锂电板块连续2个交易日冲高回落。消息面上,利空因素也比较多,周末因长城、奇瑞汽车主动召回17623辆新能源车,孚能科技等多家电池供应商被卷入其中;同时基于行业高景气度,锂电池上游材料最近密集出现大幅扩产,供给预期增加,对于涨价带来冲击。 从近期北向资金动态来看,已经开始抛售高位锂电池概念股,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旦板块开启回调,短期可能会有较大幅度回撤。但市场也有观点称,新能源板块在碳中和背景下坐拥政策利好,且未来3~5年都是行业高景气度优势的黄金赛道,出现调整也许只是短线资金的行为,长期的筹码并没有真正的松动,回调可能又是一次上车的机会。 同样上游原材料涨价,这一轮新能源车走势却明显比光伏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上游涨价抑制需求没有太多的担心。随着锂电池上游材料涨价潮的持续,电池龙头公司业绩会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目前锂电池板块估值如何?多晶硅涨价导致光伏行业景气度波动,会不会影响下游装机速度?光伏板块下半年还会有比较好的行情吗? 针对上面问题,网易上市公司研究院特邀创金合信基金李游进行解答: 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未来长期的空间都很大,都是供给创造需求的行业,供给的成本低了,它自然会创造出需求,所以天花板非常高。但是为什么短期新能源汽车比光伏好?市场为什么对新能源汽车上游涨价抑制需求没有太多的担心? 一是,新能源汽车是ToC(面对消费者)的行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涨价没那么敏感;二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电池龙头扛住了上游成本提升的压力,未向下游传导。 进一步分析,新能源汽车作为ToC的行业,当消费者接受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例)达到一个临界点后,未来的增长速度会很快,会呈现爆发式的上涨。 举个简单的例子,最近身边很多准备买车的朋友,第一选择是买电动车,除了牌照问题外,更多因为大家逐步接受了这一新生事物,觉得电动车的性能、性价比比燃油车好。从整个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数据也能看得出来,5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汽车销量中的占比超过了10%,提升速度非常快。 这一点从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在2021年预期销量数据上也看得出来。今年年初市场预期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中国是200万辆,全球是450万辆;目前预期销量,中国是250万辆以上,全球是500万辆以上。 当消费者认可了新能源汽车,车价涨几千块钱或1万块钱,如果更好地满足了消费需求和体验,一般消费者对价格没那么敏感。 再从产业链角度看,新能源汽车上游的锂、钴、镍、六氟磷酸锂在涨价,中游的电解液、负极、正极在涨价,未来隔膜可能也会涨价,不过中游的电池龙头公司将上游涨价的压力扛住了,因而上游涨价传导到下游车企的成本压力不大。 有人会问,那对于电池龙头公司的业绩会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应该说没有,因为今年行业景气度非常好,需求非常好,产能利用率也会非常高。去年产能利用率大概在70-80%,今年会是100%以上的产能利用率,可能达到110-120%。对于重资产的行业,固定成本所占比例相对较大,产能利用率上升,摊薄了固定成本,会部分缓解上游涨价的压力。 所以,尽管新能源汽车龙头公司静态估值比较贵,但是市场并没有太多的担心。市场预期龙头公司明年会是翻倍的增长,一些不错的公司大概70-80%的增长,看明年的动态估值,大概在30-40倍的区间。 短期压制光伏股价的主要矛盾是多晶硅涨价。当前主要矛盾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多晶硅价格在企稳,市场预期在发生变化。短期因为成本上涨导致的行业景气度波动,不影响行业中长期的发展空间,预计下半年光伏行业会有比较好的表现。 回到光伏行业,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区别是,①光伏是ToB(面对企业)的行业,电站一定会重视收益率,也就是说会对成本提升更为敏感。如果电站的收益率明显下滑,装机需求一定会放缓;②光伏产业链中没有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电池龙头把压力扛在身上,呈现的是所有环节都在涨价,多晶硅涨,硅片涨,电池、组件跟着涨,成本提升压力逐级传导到最下游,传导到电站层面。电站在承受很大的成本压力情况下,需求一定会放慢。 短期市场担心上游多晶硅涨价会抑制下游的需求——成本上升了,会导致整个电站的需求放慢,这个担忧正常,因为光伏要替代火电必须要有成本优势,近期光伏板块股价表现一般,也是相对合理的。 但是此前压制股价的主要矛盾正在发生扭转,多晶硅每吨价格超过20万元,上游确实有点暴利,所以下游原材料采购和装机容量在放慢。6月9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开始协调产业链的矛盾,协调产业链的博弈。经过行业协会的协调,多晶硅价格涨幅已经明显放慢,之前是几万几万地涨,近期涨幅已经很小,协会的调节正在发挥作用。从经济学原理看,多晶硅每吨20万元的高价在抑制下游的需求,下游需求减少,会倒逼上游跌价。 我认为市场对多晶硅涨价的预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有可能多晶硅价格不会那么快下跌,而投资者对预期的变化更为敏感,所以近段时间光伏板块已经出现抢跑的迹象。当预期发生变化时,股价通常会先见底,不一定等到多晶硅价格下跌,股价才会反弹。只要多晶硅价格企稳,一定程度上能说明预期在发生变化。当然,股价不可能一下子就反映这一预期,投资者会慢慢获得认知,我觉得下半年光伏行业应该会有比较好的表现。 概括说,短期市场对光伏行业有一些质疑和争论,因为上游的多晶硅涨价影响了行业短期的装机量,下游装机速度在放慢,但短期因为成本上涨导致的行业景气度的波动,并不影响中长期的发展空间。 长期看,光伏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我国已经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未来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要替代火电,成为主力能源。但是短期因为上游多晶硅涨价,抑制下游的需求,所以短期逻辑不那么顺。作为机构投资者,对于长期特别看好的行业,更多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出发,需要对短期波动保持一定的容忍度。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