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米粒信息网 2021-08-23 450 10

三大方向看司马炎如何打造软实力 《陈情表》背后体现了怎样风度

传记类电影 https://www.touzitop.com/ystt/20196854.html

撰文|赵梦得

司马懿穷尽一生的智慧给儿孙辈们留下了重要的实力,作为魏军的统帅与诸葛亮在五丈原对决,奠定了统一三国的西晋王朝的基业。他司马懿忙前忙后,最终是为了自己的儿孙。

后三国的风云依旧跌宕,只不过从沙场之上逐渐转到了变幻莫测的殿宇之中。对于司马家族来说,他是仁慈的老祖父。虽然不久退出历史舞台,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的联袂合作下,兄弟二人开始在曹魏的江山指点。命运仿佛对司马昭太慷慨了,能力、功业更大的司马师在事业的巅峰时刻去世,而司马昭便接盘了此前的一切成果。

司马懿画像

尽管后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甚至司马昭已经对礼仪、法令、管制进行了全面准备正式取代曹魏的关键时刻,没来得及禅让司马昭就在265这年猝然去世,由此,他的儿子司马炎成了最终的最大受益人。

命更好,是司马炎的人生第一桶金。如同一张完美无缺的文章的最后需要一个结尾,而这份美妙的节奏被司马炎所描绘。

追根溯源,司马家族的这种传递架空曹操的基业似乎隐藏着一种必然。因为在司马懿心里似乎从来没有看得起曹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初司马懿拒绝曹操的任命,理由是曹操是宦官太监的儿子,这种鄙视是骨子里的某种不可改变的符号,虽然尽管后来司马懿出山,也为曹家努力卖命,却埋藏着一种打算,你曹家可以取代大汉,我司马家为啥不能取代你?因此,这种情绪是一种基因上的遗传,已经生长到了司马家族的所有人的心理。

司马炎画像

对于司马炎正式确认接受曹魏的江山,彼岸观火的东吴文士张悌给出了倒也客观的解释:“曹操虽然功盖中原,却玩弄诈术,战事不绝。因此百姓畏惧他的威严却不感念他的恩德。曹丕、曹叡继承了这种作风,刑罚苛繁劳役沉重,在内大兴土木营造宫,对外连年征战不休。魏早就失去了民心。司马懿父子掌握大权后累建大功,废除苛政,实行对百姓较为平和有利的政策,为百姓谋划着想,解教他们的疾苦,民心归顺司马氏已经很久了。因此淮南(寿春)出现叛乱却动摇不到根本:曹髦被杀而死,四方也没有引起叛乱。而且能够任用贤能,使他们各尽其心。”

站在第三角度看问题确实有了高度。

乱世的浮云滚动如涌,如一般潮水不能遏止,这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本来涵义。

书架面前,司马炎这位新皇帝的面对散乱的江山确实在深度进行思考,而这其中的更多是软实力上的问题。那些战场上的你死我活似乎应该停下来了。

晋书

史载司马炎“宽惠仁厚,深沉而有度量”,这个评价显然是很高的。对于人才他相当重视,甚至开启了亲自对官员“面试”的先河。此外他任命的重臣大多都是学问与道德在当时有着广泛美誉的人物,与曹操重才干轻视德行有着根本区别,显然“德才兼备”是司马炎的重要标准,在推进公务时,还具体提出要“清、慎、廉”,清明、慎独、廉洁,显然将人心散乱的思潮力图回归儒家的君子人格上来。

一时之间,西晋的学士们如沐春风,帝国的角落遇到了久违阳光的温暖。

公元279年,是大历史走行的关键一年。

经过数年的酝酿和布局,统一天下的形势已经瓜熟蒂落,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便攻取了吴国的石头城,随后势如破竹,孙皓自知大势已去,光着膀子向晋军投降。

孙皓被俘

没想到,几代人都未能完成的大业,在司马炎的几十天便潇洒完成,除了形势走向外,便是司马炎个人的独特领导才能,如同一笔被多人涂鸦未能写就的作品,在他的洋溢潇洒点刷下,画出了完美的句号。

这是历史上任何人不能逾越过去的大事,司马炎因此以昂扬煊赫的形象被载入历史。

天下苦分散久矣,司马炎显然是那个时代最需要的人物。

虽然完成了大业,他却更加开足马力,持续为帝国注入软实力,不断调整过去的弊端。司马炎深知休养的道理,打仗的时间太久了,于是把这些士兵遣散务农,其次就是制定占田课田制的土地制度以及相应的征税。这时是公元280年,司马炎将汉代人头税变更为以户为单位,堪称划时代的税法,影响数千年。

西晋版图

司马炎个人颇有自知之明,堪称当时少见的明君。

咸宁二年,司马炎生病,病体痊愈之日,群臣纷纷上表,要来祝贺皇帝康复的心意,而祝贺称颂一番,似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司马炎却不这么看。他说:我每每想到近来被瘟疫夺去生命的芸芸众生,心里就特别难过,难道能因为我一个人的身体康复,就忘了百姓的苦难吗?与其都窝蜂般跑来念诵一通健康、万寿无疆之类的阿谀之辞,还不如各司其职,去安邦济民。所以,凡来祝贺者,不管是谁,一概闭门不见。

历史上被捧杀的人物确实很多,司马炎显然不吃这套。

“诸上礼者皆绝之”,紧闭大门,一公点缝隙都不留,最终让那些排队拍马屁的大臣尴尬而退。

此外,他对自我期许甚高,认为自己的功业不在汉高祖和光武帝之下。有一次,他问司隶校尉柳毅说:我和汉代的哪位皇帝可比?柳毅想都不想就说:与恒帝和灵帝一类。要知道这两位可是导致东汉灭亡的大昏君。

汉灵帝画像

司马炎一听话里有话问他说:这也太糟践我了吧?我再差,也不至于像他们两位那么不堪。柳毅说:桓帝和灵帝卖官得到的钱还收归国库,可您卖官得到的钱却都进入了私门。从这个意义上说,您还不如他们。对这种相当激烈的讽刺话,司马炎并没有勃然大怒,相反而是自我解嘲地说:“桓灵之世没人敢说这样的话。我有像你这样的直臣,当然比他们强多了。”这种风度和思维,历史上颇为少见的人物能够说的出来。如果换成清代,这位柳毅官员恐怕坟上的草都很高了。

李密陈情表

虽然重视人才,司马炎也能理解一些读书人的苦衷。比如《陈情表》的产生就是原因这种宽宏大度,

司马炎称帝后,在立太子后听说知李密才华出众,即征诏他为太子洗马。不知何故,当时的李密不想出来,但是却写了一片感动历史的《陈情表》,司马炎读后感叹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古人云,“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因此,司马炎如前所说用人注重德才兼备。司马炎从打造西晋软实力上堪称大手笔,然而遗憾的是,最终却选了一个白痴儿子做了皇帝,导致来之不易的成果付诸东流,之后的八王之乱,再度把历史砸了混乱不堪。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米粒信息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米粒信息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