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米粒信息网 2021-09-11 450 10

又一银行“出事了”!储户存款“不翼而飞”,钱还能存银行吗?

短期投资 https://m.touzitop.com/ysjx/5158.html

  俗话说得好“晴天修屋胜于雨天补漏”,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都有危机意识,古时候的人懂得“积谷防饥”,而如今的人懂得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是如此。

  国人懂得居安思危,懂得存钱防患于未然,而这种行为也让我国的储蓄率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一直位居世界前列。90年代初期我国的储蓄率占了GDP总量的35%以上,2005年中国的储蓄率更是高达51%,而当年全球的平均储蓄率就只有19.7%,可见中国人有多爱存钱。

  

  虽然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改变,储蓄率有所下降,但也还能维持在45%左右的水平,而去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国人的储蓄热情又一度高涨了起来,光2020年新增的存款就达到了11.3万亿,相当于我国GDP总量的近10%,2021年一季度又增加了6.68万亿,截止到一季度末我国人均存款差不多7万元左右。

  大家把钱存起来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对其安全性是最看重的,而当前能保证存款安全的地方唯有银行,因此只要储户手里有钱都会把钱存放在银行,不仅安全性能得到保证,并且还能有利息可以拿。那把钱存银行就真的安全吗?

  

  理论上来讲把钱存银行是安全的,央行在2015年发布了《存款保险条例》,只要储户的存款没有超过50万,即便是银行破产倒闭了,存款也能得到全额赔付,超过50万的部分在清算之后也能按照相应的比例赔偿。

  但是理论终归是理论,碰上一些特殊情况,有时候存款也不一定能保证百分百的安全。比如最近抚州有一位女储户,半年前在当地的农行存了15万的定期,但是半年后由于急需用钱到银行取款时却发现账户中一分钱都没有了,15万存款“不翼而飞”。

  

  对于这笔不翼而飞的存款,银行给出的解释是该女储户并不是存的定期,而是购买了保险产品,如果想要提前支取也可以,但是要支付一笔高额的手续费。看到这里很多人都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了。

  因为这种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之前很多银行就发生过多起存款变保险的例子,特别是邮储银行更是高发之地,只是这次被爆出来的是农业银行而已。而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主要原因就是银行员工为了高额的提成而忽悠储户购买,只对储户宣传高收益,高保障等功能,却不提示其中会有什么风险,提前支取要支付一大笔手续费。

  

  碰上这种情况,除非你购买的期限没有超过半个月,还有可能全额退款,假如超过了退保期,想要退钱,那么就要支付一大笔手续费,相当于要损失一部分本金。如果你是被银行员工忽悠的,那么可以向当地的银监会反映,只要有充足的理由和证据,相信也是有机会拿回本金的。当然如果银行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储户是在知情的情况下购买的,那么想要提前支取只能损失一部分本金或者等到期再支取了。

  

  这两年银监会对于存款变保险或者存款变理财产品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了,如果要销售银保产品或者理财产品,那么就要告知储户其中的利害关系,并且签署相关的风险提示合同,采取双录方式。储户去银行存钱的时候,只要保证拿到手的是存单或者存款凭证,而不是理财合同或者保险合同,那么钱还是能够存银行的,本金的安全性还是有保证的,而要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唯一能做的就是切勿贪图任何高息产品,以免上当受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米粒信息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米粒信息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