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米粒信息网 2021-09-14 450 10

原来哲学这样有趣!芝诺是“杠精”、毕达哥斯拉不吃豆子因会胀气

胶带封箱机厂家 https://www.688pack.com/

  要问现在的孩子最缺少的东西是什么?是均衡的营养,是无处收集学习信息,还是宽阔的眼界?

  其实在我看来,应该是自主的思考。

  按部就班地学习,考试,再加上各种媒体铺天盖地的信息灌输,都使得现在的孩子不会自主的进行思考。

  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

  如果某一形象,他在电视中看到过,那他会觉得,这就是这件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会去进行联想。

  有时候,问孩子一些问题,孩子总是回答:“我不知道,我不会”,再问,就愣在那里。

  缺少了思考的能力,也就缺少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人云亦云过后,也就成了常态了吧。

  这两天很火的北大老师韦东奕,之所以显得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原因,大概也是因为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一直在思考、在进步的路上吧。

  其实,孩子天生就是个思考家,只是有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成了一个不爱思考的人。

  最近一直在读的一本《让孩子像哲学家一样会思考》,让我有了全新的认识。

  

  《让孩子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让孩子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其实说的就是让孩子具备自主思考的能力,哪怕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想法,也无伤大雅。

  什么是哲学?

  哲学到底是什么?这可能是每一个初接触哲学的人都会产生的疑惑。

  网络上曾有一个段子:

  保安是生活中常见的哲学家,因为他会拦着过路人,问三大哲学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的?你要到哪里去?

  虽然只是一个笑话,但却形象地表达出哲学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哲学就是思考的开端

  哲学的古希腊单词经拉丁化之后就是philosophia,其本意是“对智慧的爱”。基于此而言,哲学应该就是对智慧的爱。或者说,哲学就是讲道理的科学。

  黑格尔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的存在,是启发人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正因为有了思考,才有了想法,让你才有了付诸实现。书中说:“科学的重要源泉之一,是哲学。”

  如果将哲学作为一种关于找规律的学问,那么其内容将会越来越具有科学性。因此,在黑格尔之后,哲学慢慢演变成了以提高境界为目标的学问,这种学问不是以追求知识体系为目标,而是讲人对世界的态度。

  

  哲学慢慢演变成了以提高境界为目标的学问

  有意思的是,“女朋友和妈妈落水先救谁?”这道灵魂拷问,也是一道真正的哲学问题。

  其实我们每天的胡思乱想,“晚上吃什么”“为什么要996”“人为什么不可以“躺平””......这些问题,都是哲学的范畴。

  在我看来,其实学习哲学,就是在学习一种人生态度:不断探索,永远保持“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心。

  哲学是思考的开端

  孔子在《论语》中也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让孩子像哲学家一样会思考》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很多出色的哲学家,并不是成天局限在自己的一个小书房里,挖空脑袋在思考,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走到室外的广阔天地,去游击,去感受,去学习,在旅行和探索中不断思考,总结,得出新的观点。

  郭晶晶一家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是如此,他们经常带着孩子去做慈善,去学习插秧,去体验生活,在自然的探索中,寻找新的观点。

  

  郭晶晶一家,都十分注重对孩子的教育

  希腊的一位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特别喜欢游历四方。他和他的两个兄弟分家以后,就带着家产到处去游历。后来当他把钱花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长阿布德拉,却受到了一场审判。

  原来在他的家乡,有这样一条规定:将祖上的财产耗尽而不事生产的人,将被驱逐出境。

  德谟克利特不慌不忙的为自己做了辩解:

  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绝大部分,我探索了最遥远的地方;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看见了最多的土地和国家,我听过最多有学问的人的讲演;在我同辈的人当中,勾画几何图形并加以证明,没有人能超得过我,为埃及所丈量的土地,也未必有人超得过我……

  然后他又当庭阅读了自己写的书,在听了他的辩护之后,所有人都被他折服了,法官宣布他无罪,而且还给予了他相当于他挥霍掉的财产的五倍的钱。当他还在世的时候,阿布德拉市里就竖立起了他的铜像,死后更是享受了隆重的国葬。

  

  哲学是思考的开端

  我想,如果不是德谟克利特曾经游历四方,有了许多的见识,又怎么能够如此干净利索的为自己辩护呢?又怎么能够用自己所写的书籍征服众人呢?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整个世界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思考、提出想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为什么要让孩子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现在的孩子根本不缺少信息,只要他们想看,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找到自己想要找的信息。但正因为消息来得太容易,所以还没来得及吸收,又会被其他的信息冲淡了。

  柏拉图曾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叫“洞穴比喻”:

  如果把世界比做一个洞穴,人类就像是一群被关在这个洞穴里的囚犯。

  黑咕隆咚的洞穴里,没有光,也看不到外面,山洞里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向外面,但是没有人知道这条小路的存在。

  在他们身后,有一堵矮墙,墙的后面有一个火堆,有另外一些人手上举着各种物体在矮墙和火堆之间走来走去,物体的影子投射在囚犯面前的墙壁上,那些囚犯每天只能看到这些影子,所以觉得这些影子,就是真实的世界。

  突然有一天,有一个囚犯挣脱了铁链,回过头来看到了矮墙和火堆,然后偷偷地逃出了洞穴,他看到了外面的光、太阳,还有各种事物。

  于是,他便冒着危险,又回到了洞中,劝其他的同伴一起跑出洞穴,但同伴们却不相信他的话,甚至还叫嚷着要打死他,因为他破坏了他们的世界。

  从这个比喻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大多数人,都是一直甘愿生活在“洞穴”中,对外界的认识毫无所知,也就不具备思考的能力,而就算有人拉着他们一起走出去,也会有人觉得还是自己的洞穴才是真实的世界。

  

  走出去,才可以看世界

  在孩子的教育中,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为什么一样的年纪里,有的孩子可以自主思考,甚至还可以做些科学小发明出来,但有的孩子却丝毫不愿意主动思考呢?

  在我看来,这其实和教育氛围,以及家长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看过这样一句话: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的潜质,只是因为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赋予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父母如果能给孩子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孩子也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大脑。

  

  拥有爱探索的人生

  《让孩子像哲学家一样会思考》这本书,是由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史哲基地班的成员组成,致力于为孩子打造人文社科启蒙读物。

  张玮(馒头大师)是百万级畅销书《历史的温度》的作者,获得过“亚马逊年度新锐作家”“当当年度影响力人文社科作家”等荣誉称号。

  沈文婕是上海交大附中优秀语文老师,“上海市教学能手”获得者,她将哲学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擅长用适合中学生的方式教授孩子哲学。

  李宏昀是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对本书内容全程审校把关,保障知识的严谨性。

  

  众多大V推荐

  馒头大师,曾是一名记者,2013年转行做自媒体。他觉得每一段历史其实都是人的历史。“所有冷冰冰数字和事件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因此,他致力于“用比较轻松的方式讲历史”,基于此,他创作了《给孩子的论语课》,反响不错,于是又萌发了另一个想法“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

  《让孩子像哲学家一样会思考》中,讲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15个哲学家的趣味故事,让孩子学会15种思考方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学习像哲学家一样的思考方式

  正如他的初衷“用比较轻松的方式讲历史”一样,苏格拉底成了“爱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芝诺成了“杠精”、泰斯勒不仅家境颇丰,财商还挺高......

  学习哲学,并不在于你到底从这本书中学到了多少哲学故事,认识了多少哲学大师,而是能从这些哲学名人的故事中,学习到思考的真谛。就像封面上所写的那句话一样:

  让孩子像亚里士多德一样会质疑,像苏格拉底一样会提问,像德谟克利特一样会假设。

  愿你我历经磨难之后,仍可以保持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END

  我是@瑾瑜与我,左手带娃右手写作,专注情感与育儿,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交流,感恩阅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米粒信息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米粒信息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