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米粒信息网 2021-10-01 450 10

清华教授怒斥躺平,而中国旁边几千万年轻人已经躺平20年了

风月交友

  

  

  最近,“躺平”这个词特别火。

  不少年轻人都嚷嚷着“躺平即正义”,封面新闻开展的一项“你如何看待躺平”的投票中,有6.7万人选择了“我累了,坚决躺平。”

  只有1.1万人斗志昂然,选择了“冲!绝不能躺。”

  

  在躺平逐渐成为了风潮的今天,也有人开始担心了,好好的你们年轻人怎么能不爱奋斗却热衷躺平呢?

  这岂不是误国误民吗?

  比如,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就直言了,躺平态度极不负责,不仅对不起父母,还对不起努力工作的纳税人!

  

  他提到明朝时利玛窦曾说中国百姓淡然豁达,欧洲百姓忙碌焦虑,结果两百年不到,欧洲列强仗着船坚炮利侵略过来了。

  躺平还不够让大家警惕的吗?

  

  在教授看来,“内卷”是有益社会的。

  现在流行的“内卷”,恰恰说明了社会是可以通过竞争获得上升机会的,否则阶级固化,怎么努力都白费力气。

  最终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恶果。

  他还以自身为例子,自己父母都是下岗工人,中学时自己也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后来考上知名大学又努力获得好绩点,早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任务。

  正是因为有了基于成绩的选拔机制,他才有了今天。

  社会也需要通过竞争和筛选机制,实现人才的有效配置。

  教授指出,鼓励竞争会带来诸如促进流动、减缓分层等收益,教育的竞争也是为了整个社会的福祉,而“内卷”是社会从中获得收益的同时不得不支付的成本。

  所以年轻人啊,千万别躺平。

  可惜网友们对教授的苦口婆心并不买账,反而纷纷出言讽刺教授是既得利益者的“何不食肉糜”。

  

  有的吐槽教授是在偷换概念,合理竞争≠无序内卷。

  有的直接建议清华开启教授末尾淘汰制,每年开除排名末尾的五名副教授.......

  其实,在今天中国大家为了“躺平”吵得纷纷扰扰的时候,在日韩已经有不少年轻人躺平了20多年了。

  

  说到日本的躺平一族,他们的宅男宅女早就闻名于世界了。

  不过在很多年前,在日本还没有颓废堕落的“平成废宅”的时候,他们的年轻人都是朝气蓬勃的“昭和男儿”。

  1986年到1991年,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人人都活得恣意潇洒。

  

  高尔夫成为平民化的运动,高档的跑车在街上随处可见,出租车司机一夜的收入折合成人民币是8000元,大学生们也毫不担心自己的未来,几乎每个大学毕业的学生都至少有3份工作等着他挑选......

  可惜好景不长,日本经济危机爆发,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带来了“失落的二十年”。

  大量公司、银行倒闭,海量职员被迫下岗,无数人一夜之间身负巨债,有的人绝望之下跳楼自杀......

  日本社会也逐渐进变成了低欲望社会。

  年轻人看不到任何希望,混吃等死成了著名的“平成废宅”。

  在《低欲望社会》一书中,日本学者大前研一曾说: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日本已经陷入了低欲望社会。

  日本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往往雇用大量非正式员工,而有数据表示,在25-54岁的男性非正规雇员中,45%的人是因为找不到正规雇员的工作。

  年轻人找不到正式工作,找到了也比不上老员工的资历,活得特别累,努力了也没多大用。

  有的年轻人成为了四处兼职打零工的飞特族,有的家里蹲成为啃老族,有的十几二十年不出门.......

  有调查发现,问日本年轻人想不想出人头地,其中回答非常想的只有12%,能出人头地最好有28.8%,没有执念的43.4%,完全没兴趣的15.8%。

  

  年轻人普遍丧失了斗志,不愿背负风险,丧失了物欲和成功欲,也不想结婚生子,谈恋爱都觉得麻烦,宅男宅女也越来越多了。

  日本政府给这样的宅男宅女定义为“蛰居族”。

  指的是那些不上学、不工作、不出门、不与现实社会接触,并且持续这样的生活状态至少半年以上的人

  

  电视剧《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里,男主就是一个废宅、啃老族。

  

  大学毕业找工作失败后,他就再也没出过门,全靠母亲养活自己。

  直到35岁母亲生病后,宅了13年的他才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了,决定找个富婆结婚来解救自己。

  而日本现实社会中的蛰居族远远比电视剧更普遍更夸张,根据日本内阁府的官方统计,日本的“家里蹲”人数大约有115万了。

  日本曾有一个整整27年都从没有出过门的宅男。

  

  从16岁到44岁,他都没有出门工作过,每天沉迷在游戏、电视、杂志中,全靠母亲供养生活起居。

  

  名校东京大学毕业的学霸Nito,因为毕业后找工作不如意,他十多年前也选择成为了蛰居族。

  他宅在家里尝试了写小说,却因为不符合市场口味而失败了。

  然后,他又选择了零基础开始画漫画,出了两本漫画书,却赚得不多。

  

  后来,他选择了开发游戏,成功制作了游戏《家里蹲》,如今试玩版已经上架了。

  和其他自暴自弃的蛰居族不同,Nito的生活每天相当规律,按时用餐,荤素搭配也合理,每天还学英语和坚持健身,同时还不忘为自己热爱的事业而努力着。

  

  日本早就有了热衷躺平的蛰居族,而韩国在激烈的内选之下,年轻人也越来越爱家里蹲了。

  学者亚历山大·克里格发现,现在韩国的“家里蹲”人数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2%。

  韩国的年轻人如今有不少被称为三抛世代(SampoGeneration):二十、三十多岁的年纪,却抛弃了约会、结婚、生子这些人生大事,将自己的欲望压至最低。

  

  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也越来越低,2020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只有0.84,又创新低还全球垫底,平均每名育龄妇女生育子女数不足1人,低于大多数国家2.1左右的“生育更替水平”。

  韩国的一位上班族黄先生,今年30岁,2020年6月结婚,但他不打算要孩子。

  他表示,因为家计艰难,根本没有余力供养孩子。

  “想想现在的处境,还有身边那些父母的教育热情,我们不想让孩子生下来一起受苦,被拿来和别人家孩子比较,所以放弃了生育”。

  

  因为在韩国,无论是教育孩子还是就业,内选都异常激烈。

  在韩国,小学生12点就算早睡了,每天平均要学习13个小时,普通高中生每晚只能睡5.5个小时。

  

  然而即使如此拼命,也很难考上韩国顶尖的学校。

  根据OECD的统计数据,98%的韩国年轻人完成了高中教育,有75%会上大学,但只有2%才能进入韩国最顶尖的三所学校。

  哪怕名校毕业,毕业后也未必能轻松找到工作。

  韩国失业人口中15至29岁的青年失业率高达9%。

  再怎么努力,都没什么希望,不如躺平,不如单身,不如做个三跑一族好了。

  

  在中国,早就有“葛优躺”流行一时。

  

  后来又有躺平学大师在贴吧写的《躺平即是正义》,让人好奇之余又有点羡慕。

  大师一天只吃两顿饭,每月花销仅在两百以内,一年就工作一到两个月。

  没事可以去户外爬爬山,游游泳,去公园躺着,缺钱了还能去横店演死尸,活得轻松又自在。

  

  年轻人选择躺平的也越来越多了,豆瓣就出现了一个“躺平小组”。

  

  有人分享了自己的躺平经历,自己经历过大厂、分过股票,在资本最热的时候出来创业,曾也意气风发,后来因为疫情关了公司,最终选择躺平。

  他不想为任何人打工,也认为躺平并不是生命停止。

  可以春天赏花夏天游泳,去山里吹风徒步,去探索尝试不同的兴趣,不必在乎是不是正确的事。

  也有人表示自己工作两年多,身体也累坏了,现在宁可裸辞在家考证,也不要被割韭菜。

  “容我躺一阵,养精蓄锐。”

  很多年轻人不想起早贪黑赶地铁、996、007地辛苦十年都买不起北上广深的房子。

  到头来,什么都没得到,还牺牲了自己的健康。

  激烈的内卷带不来财富自由,却带来了一身病痛,值得吗?

  辛辛苦苦一辈子都难以在大城市安身立命,而转眼就看到明星不是日薪208万就是每日餐费650元都嫌弃太少。

  年轻人不是不愿意奋斗,而是不想毫无收益的无效劳动。

  拼命竞争之后获得的收益压根赶不上躺赢族,还不如抛开物欲选择躺平。

  年轻人不想在不合理的竞争中被榨干剩余价值,一边呼吁躺平,一边借此对抗内卷。

  他们想要更多的公平公正,更少的焦虑内卷,这又有什么错呢?

  另外,在躺平一族眼里,躺平就是找到自己舒适的状态,但并不代表放弃生活。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以不变应万变,无论时世如何变迁,内心保持毫无波澜,时刻做好被生活暴击的心理准备,如此才能活到最后,笑到最后。”

  对于这样的年轻人,更该反思的或许是社会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米粒信息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米粒信息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