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米粒信息网 2022-01-06 450 10

从俄“佩列斯韦特”看激光武器的军事应用

qvod电影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qvod.run

作者:魏伊狄 刘凯予 郭伟堂 崔凯博

近期,俄《消息报》刊登了一篇关于俄罗斯“佩列斯韦特”作战激光综合系统特点的报道。据俄国防部公布的资料称,“佩列斯韦特(Пересвет)”是一种由光电侦察飞船和远程双用途地球探测航天器组成的转运综合体,该装置的设计目的为构建太空防御梯队以摧毁敌方卫星。

从俄“佩列斯韦特”看激光武器的军事应用

今年11月16日,俄罗斯在已停用的苏联卫星上对两款新型武器进行了火力和功能的测试,证明了它们摧毁航天器的能力,其中一款正是俄罗斯研制成功,并已列装俄空天军的新型战略激光武器——“佩列斯韦特”。据军事专家德米特里·科尔涅夫透露:“佩列斯韦特”可以击中轨道高达 500 公里的近地空间中的航天器,并且几乎所有的侦察卫星和动态地球探测设备都位于该近地空间。”作为激光武器的“佩列斯韦特”,极大程度加强了俄罗斯的空间力量,使其在美俄太空军备竞赛中前进了一大步。

起初,俄对激光武器的设计目的只是使侦察机“失明”,但倘若该类武器能对500公里以外的太空轨道上的卫星,也产生相同的作用,那么其势必会成为战场利器。因此,新型战略激光武器应运而生。该类装置可以用来抑制侦察卫星的活动,使其无法确定重要目标的位置,从而保证己方军事作战目标免受导弹袭击。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与在大气层内飞行的敌方目标作战,如拦截巡航导弹。

那么以“佩列斯韦特”为代表的新型激光武器会在大国军事博弈中凸显出何作用价值?激光武器的作战特点和战场应用又是怎样?

从俄“佩列斯韦特”看激光武器的军事应用

“快准稳狠”——激光武器的作战特点

激光武器是通过原子跃迁原理,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其摧毁目标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穿孔破坏,二是层裂破坏。

穿孔破坏是使用高功率、高密度的激光束,利用其热效应,使目标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进而使目标表面物质汽化蒸发,急速汽化蒸发的物质会向外喷射而出,其反冲力会形成一股冲击波,在目标表面进行力学破坏,留下一个孔。

层裂破坏的作用原理是原子吸收能量会被电离,当高能粒子束触及目标时,其表面原子被电离,形成大量“等离子云”。“等离子云”会继续吸能,最后向外膨胀喷射而出,形成应力波。应力波会从目标表面向深处传播,在物体内部产生一种反作用,将物质拉断,最终造成“层裂”破坏。与此同时,目标内的“等离子云”还能够辐射出紫外线或X光,可破坏目标的电子元件。

激光武器发射激光用时极短、能量极大,往往只需一瞬,就可对敌方军事目标造成巨大破坏。比如巨脉红宝石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其总能量不足以煮熟一颗鸡蛋,但却能在极短时间内击穿三厘米厚的钢板。究其原因是激光的能量十分集中,释放瞬间的亮度比太阳亮200亿倍,在极小面积上聚集的能量甚至超过核武器的100万倍。

激光武器凭借不同于常规武器的工作机理,获得了超越众多武器的战略地位。首先,激光是一道光子束,射击无惯性、抗电磁干扰、可以以光速传播。而常规武器中最快的,最难拦截的高超音速导弹也只有27倍声速;其次,激光的作用面积很小,相对于打击面广的导弹,其可以完成对单个目标的精确打击;再者,激光武器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释放,转化时间短,作战灵敏度高;最后,陆军的连续发射高炮的炮管寿命很短,维修费用花费大,而激光武器几乎无需担心连续发射会损伤炮管寿命的问题。

利用激光武器拦截低空、超低空武器突袭,可以大大提高拦截成功率,解决现今低空拦截的防空难题。面对无人机的“蜂群战术”时,激光武器可凭借其极高的灵敏性和精度,迅速反应,将其逐个击破。之于俄研制的“佩列斯韦特”,其可以拦截在大气层中的巡航导弹,甚至摧毁敌方军事卫星,为己方空间安全保驾护航,强化空天一体化作战能力。

从俄“佩列斯韦特”看激光武器的军事应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米粒信息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米粒信息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