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电影 https://www.touzitop.com/ 文/阙兴明 自奥巴马时期提出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后,美国的战略重心开始向亚太转移,目标就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特朗普与当前主政白宫的拜登,这对“老冤家”虽然在许多方面都不大对付,但在反华遏华的问题上一致.这两届白宫班子,都将围堵中国的战略连线,从亚太延展至更广的印太。 相比之下,拜登政府的手段应当更显毒辣,只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当今的美国在挖空心思对付中国时,又显得力不从心,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于中国,因此又不得不口蜜腹剑,不时搬出忽悠的那套伎俩。 据观察者网1月7日援引路透社消息,于此前一天,在一个公众场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大谈当今中美关系,宣称在印太地区,“虽然美中互动越来越‘竞争’所定义,但美国并不寻求‘统治地位’”。并指出,在对华关系上,美国所寻求的是一种“与中国共存”的方式。 好个“与中国共存”!真是佩服白宫政客对于词汇的创造力。这句话听起来就显得善意满满。似乎长期以来就热衷于奉行霸权主义行径的美国,这回真的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再对中国施以形形色色的冷战招数了。很明显,坎贝尔这位美国印太事务高级官员说的话,无非是一种忽悠而已,只是这回换了一套新的话术。 看看拜登上台短短一年来美国的实际行动,就丝毫没有要“与中国共存”的意思。比如“奥库斯”三方协议的签署;在台湾问题上不断玩火;密集访问东南亚,试图搞结盟对抗;外交抵制冬奥会,频频在南海弄出各种军事动作……无数实例摆在眼前,这难道就是要跟中国共存吗? 在美国的对华政策条文上,满纸都是跟制裁、抹黑、打压、围堵、遏制、挑衅等冷战色彩相关的字眼。就连拜登自己在定义中美关系时,都是说的“合作、竞争、对抗”。当然,在拜登的这一定义,竞争与对抗一直就是主流,至于跟中国寻求合作,前提是对美国有利。有句话说得好:美帝很傲慢,凡是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那是被逼不得已了。 从美国当前面临的多重危机来看,拜登政府确实到了“被逼不得已”的地步。坎贝尔刚说出的这番话,透出美国在无奈之际的一种强烈焦虑感。当今的美国,形象一点来说,就如同一位垂暮之年的老人,已是百病缠身。 论及美国最大的“病”,最直观的“症状”就在严重失控的疫情方面。近期以来,“毒王”奥米克戎在全美肆虐,每天都制造出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新增病例。疫情如此深重,自然又加深了其它多种危机,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在供应链紧缺的当下,复工复产越发变成一个遥远的梦。 美国如果完全没有实体的支撑,仅靠不断地印刷美元度日,这看起来似乎很爽,可这只会产生一系列极为可怕的后果——通胀率继续飙升,进而造成国际社会对美债的恐慌情绪。最近就传出,各国正抛售美债,去美元化。 从经济层面来考虑,美国似乎已有“掉队”的迹象。“懂王”刚在白宫身登总统大位,废黜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之后,TPP弄成了CPTPP,美国仍不屑加入;而中国的胸怀及视野则要宽广得多,不但申请加入CPTPP,还在这个年初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生效。这些,只会加强中国在环太平洋地区经济圈的主导地位。中国捷足先登,美国还在瞻前顾后,今后在亚太经济体系中,还会有美国什么事吗? 如今的美国,处于进退失据的状态。如要继续遏制中国,根本无从发力;如要放弃遏华政策,又根本不符合美国的政治正确。形势所逼,只得在中国面前忽强忽弱、忽人忽兽,不断上演“变脸”的戏法。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