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家电维修清理 01. 刷到一条热搜。 年仅29岁的辽宁女孩霍九九,结婚仅3个月,就被确诊癌症晚期。 得知确诊结果后,霍九九没有自暴自弃,意志消沉。而是选择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用微笑和镜头记录下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点滴。 霍九九说,她的初衷就是想多记录点自己开心的视频,拍下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瞬间: “我的家人他们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包括我的老公他就是一直陪着我,给我心理上的安慰,将来如果我走了的时候,我父母要是看到我这种笑脸,也会感觉挺欣慰的。” 除此之外,霍九九也希望她拍摄的这些快乐抗癌日记,能够给那些素未谋面,却和她一样正在努力抗癌的伙伴们,些许温暖和力量。 霍九九对待癌症的乐观态度,感动了很多网友。他们一边为霍九九送上衷心的祝福,一边又不禁提出疑问: “为什么现在癌症越来越年轻化了?” 02. 为什么年轻人会得癌症? 医学部主任李丽也曾想过这个问题。 在以前,医生们检查一些疾病时,会根据年龄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检查侧重点。 比如一些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等,这些疾病几乎不可能发生在40岁以下。 但在近几年,越来越多现实病例告诉医生,以及屏幕前的我们:20岁又或者是30岁,都有可能患上这些慢性疾病。 也就是说,癌症离年轻人越来越近了。 对此,有不少网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有人认为,癌症之所以年轻化,与年轻人不懂节制有关: “那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啥都吃,什么事都做。” 有人认为,经常性熬夜、吃饭不规律、懒惰不运动害了年轻人: “生活无规律经常熬夜,吃饭不定时定量时多时少,不运动导致免疫力差,道理都能懂,就是没发生就不注意。” 有人认为,癌症谁都无法预料,而且谁都会死,多活一天是一天,别太在意: “人的终点站都一样,乐观生活才是最主要的,不要太过渲染得病,别神经兮兮,这样反而适得其反。” 还有人不做认为,只是给点善意的建议: “生死由命,别太焦虑。” 以上网友的话,或多或少都有点道理。 同样,我也认可最后一位网友说的。 癌症离年轻人很近。 焦虑也是。 03. 虽然癌症和焦虑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但焦虑也会导致一些身体疾病,癌症就是其中一种。 前段时间。 有个朋友发了条朋友圈,说自己要去检查身体,怕是个什么癌,他很担心。不少共同好友在评论区里安慰他,让他别想太多,自己吓自己。 好在,好友们说的没错,他确实是自己吓了自己。检查结果出来后,他又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 “朋友们,我没事,医生告诉我是工作太累了,接下来要好好休息,别太焦虑就可以了,这回真的是怕了,希望大家都能减少焦虑,注意身体,别以为年轻不当一回事,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这位朋友在我们圈子被称为“拼命三郎”。 曾经的他,会为了拿下一个单子,连着几天只睡三个小时,吃饭也只是为了裹腹,有时候是泡面,有时候是面包......按朋友的生活习惯,身体会发出警告,也是时间早晚。 至于他为什么要在文字里,几次提到拒绝焦虑,也不是没有原因。他对工作的责任心、好胜心,就是他习惯性焦虑的根本原因。 想到最近几年,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网友们倡议拒绝贩卖焦虑。这些所谓的焦虑,有身材、有年龄、有婚姻,也有事业...... 拿事业来说。 电影《后会无期》里有这么一句经典台词: “背井离乡,就得出人头地。” 为此,很多年轻人开始义无反顾远离家乡,奔赴大城市,用青春搏命。 曾参加过综艺《我是演说家》的周西,便是其中之一。 那一年,周西26岁,是一名投资人。 她年纪很轻,生活很简单,简单到完全被工作充斥着,家人、朋友,以及她自己,都得排在后面。永远放不下手机,关不掉电脑,丢不下工作...... 直到,她被确诊卵巢癌。 那天,她在演讲台上,哽咽着对每一个认识她,又或者是不认识她的人说道: “一辈子永远不要和癌有任何一个字沾边,我希望每一个在努力拼搏奋斗的人,在他们满满的行程表里面,留出那么一点点空隙,为自己的健康考虑。 我希望每一个跟我一样爱运动的人,你不要以为练出了马甲线,你就没关系了,一年一次体检,它已经是我们对自己生命最低的保障和门槛了...... 如果明天和意外,有一天是意外先来呢,这世间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 句句真心,句句真实。 生命只有一次,它极其珍贵。 贩卖各种焦虑,无视身体健康。 说到底,就是在践踏生命。 久了,会得到惩罚的。 04. 生活中经常被惩罚的,是熬夜一族。 他们熬夜看似很轻松,实则也暗藏焦虑:白天时间被工作、学习等等占据,夜晚时间不够用,于是拼命报复性熬夜。除此之外,还有因为戒不掉熬夜,担忧身体健康的焦虑。 如此,恶性循环。 微博上有这么一个热议话题: #长期熬夜会有不可逆伤害吗?# 答案是肯定的。 20岁西安女生,因为长时间熬夜诱发癫痫。据医生透露,这种病患者里,有一半以上是年轻人,而诱因主要是生活不规律。 当然,癫痫还算是比较轻的惩罚了。 9月8日,衡水心内科接诊了一位年轻患者。 医生在询问患者病史时得知,这位年仅28岁的患者,已有10余年的烟龄,每天抽烟约20支。除此之外,他的饮食习惯非常不规律,经常熬夜玩手机。 被送完医院抢救前,该患者没有明显由因,只是突然出现了一个持续性的胸闷胸痛,被确诊为急性心梗。而由于各种因素,这名患者最终还是没能被抢救过来。 接受采访时,医生谈到这位年轻患者并不是个例: “职场压力,求职竞争,生活需求等等,年轻人工作压力很大,经常劳累加班,熬夜,加上饮食起居不规律,比如点外卖,以及经常在加班以后补偿性玩手机一直到半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第二天又要工作,久而久之便导致慢性刺激性疲劳,从而患上冠心病等等......” 类似以上的情况和案例,数不胜数。 然而,每个看过这些案例的人,都只是在起初看到时,担惊受怕,拒绝熬夜,拒绝焦虑一段时间。然而没过多久,又继续重蹈覆辙...... 有没有想过, 这些案例里的人,也曾和你做过一样的事? 05. 很多人总喜欢在身体发出警告之后,才说这些话: “我要是之前不报复性熬夜就好了,手机有那么好玩吗?” “钱赚再多有什么用,根本没命享受,还不如二十岁的时候好好玩一玩。” “每次都告诉自己少生气,每一次都忍不住去生气,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管那么多干嘛。” 这些话,无一不在透露一个讯息:如果再来一次,他们一定会对自己好一点,少焦虑一点。 是不是觉得本末倒置了? 这些话,这些道理,应该在得病前懂得,而不是得了病以后。 可能有人会说,不是真到了那个时候,谁会去在意,谁会知道自己会这么倒霉呢?但是,正如周西说的: 34岁歌手姚贝娜身患乳腺癌,徒留歌声在人间; 27岁女警杨先文,因为肠癌晚期,昏迷之后再也没有醒来; 刚从中山大学毕业的程序师林涛海,连续工作48个小时候,猝死在睡梦中; 天涯副主编金波,猝死在地铁; 这些人,都在用付出生命为代价,向你发出警告。 希望每个人都能知道: 不管是否年轻,一个人会被癌症选中,有时候真的不是因为运气差。 每熬一次夜,每生一次气,每缺席一次体检,其实都是在给身体埋下定时炸弹。 至于什么时候爆炸,谁都不知道。 转发和点赞,告诫自己,也告诉自己爱的人: 少焦虑,少生气,少熬夜, 有个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