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游戏攻略与纯净下载 2011年8月24日,由于史蒂夫・乔布斯愈发严重胰腺癌病情,苹果在官网发布公告,正式宣布:由时任主管供应链的首席运营官蒂姆・库克,接任苹果CEO一职。 负责全球销售/运营及供应链管理出身的库克,在上任之后不仅带领苹果的股价从当时资本市场预计的「苹果股价即将暴跌」中走出来,还带领苹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速度:仅在2021年第一季度,苹果的实际营收额就达到了1100亿美元,相当于三星电子(564亿美元)的两倍,小米(119亿美元)的九倍之多;即使是与十年之前苹果在2011年第一季度的成绩——267亿美元对比,也是翻了四倍的巨大提升。 过去的每个小时,苹果都从全球用户的手中赚到5200万美元,在你点开这篇文章的同时,苹果也在源源不断地从全球「吸金」入账。 从商业角度,库克带领下的苹果,交出了一份足以让投资人无可挑剔的答卷,但关于库克时代苹果的争议声音,在过去这十年中从未消失。 到了2021年8月,「库克时代」的苹果,已经伴随着无数争议与欢呼走过了十年;无论是乔布斯时代已有的iPhone/iPad/Mac系列硬件,还是在库克接手苹果之后,发布的AppleWatch/AirPods等新品类,都已经成为各自领域占有重要市场份额的产品系列。 但这些都是库克第一个十年给出的答案,而AppleWatch、AirPods这些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布局,以及iPad在应用生态以及硬件上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苹果未来十年的发展布局。 初代AirPods在登台亮相的那一刻,就伴随着不小的争议声音:在2016苹果在发布首代取消3.5mm耳机孔的iPhone——iPhone7的同时,同台登场的第一代AirPods很自然地就被很多人理解为苹果此举只是一种在iPhone之外新找到的一种「敛财」手段。在这种转变尚未被主流用户所接受的当时,售价千元的AirPods很自然地就被推到风口浪尖,在刚发布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在哪个社交媒体平台,都能看到很多关于AirPods的嘲讽评论,很少有人真正看好这款产品的长期发展。 但在发布之后的数年,AirPods成功的凭借在苹果生态内近乎无缝的连接体验,优秀无感的设计,搭配iPhone使用时的极低延迟,以及最好的综合体验,让其销量与市场反馈一同「低开高走」,最终在无线耳机市场中脱颖而出。 后续,苹果也推出了AirPodsPro、AirPodsMax等定位更加高端的降噪产品。并且通过在iOS/macOS操作系统中加入「空间音频」等功能,进一步提升AirPods系列产品的实际使用体验。 即使是在如今TWS真无线耳机已经成为热潮,乃至全民人手一副的数码外设的同时,AirPods也仍然是综合体验最出色的真无线耳机之一;无感的体验让不少AirPods用户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察觉,成为了与眼镜、手表一样的「必需品」。 同时,从目前来自产业链的信息来看,AirPods未来也将借助添加如环境光传感器配件,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健康检测功能,这些都会是让AirPods与苹果更多智能硬件以及软件服务结合的更紧密的更新内容。 从初代AppleWatch更新如今,已经经历了六年六次硬件升级迭代,即使是在苹果内部也很难再找到这样一款在市场份额上「大获全胜」的硬件产品。 曾几何时Google主导的WearOS可能是唯一在生态上有能力与AppleWatch竞争的对手,但受制于Android系统碎片化以及Google内部对于WearOS发展的摇摆不定,时至今日智能手表市场也没能出现AppleWatch真正有力的竞争对手。 在发展早期,AppleWatch也在智能手表这一框架之下做了许多尝试:前几代AppleWatch宣传中,苹果也经常强调AppleWatch「健身辅助工具」的属性;苹果也曾试图在AppleWatch中复制传统手表业的成功,推出奢饰品定位、售价高达12万人民币的18K玫瑰金表壳版本。 但即便AppleWatch已经在传统的智能手表市场做到首屈一指,智能手表本身的尴尬定位也限制了AppleWatch的销量;但苹果对于AppleWatch的定位,显然不止是做好一块智能手表这样简单。 在经历了一开始的定位探索之后,苹果开始在AppleWatch中塞入越来越多的健康监测功能:从心率检测,到与医学机构/高校联手,借助AppleWatch的硬件,展开一系列医疗用途的研究,都证明了AppleWatch押注健康监测方向的决心。 对于苹果来讲,iPhone可以被看作是当下十年的赚钱机器,但库克曾多次表示,希望将AppleWatch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保健平台,以现有的个人健康检测数据为基础,只要苹果仍然希望将医疗保健领域当作新的业务方向,AppleWatch就一直会是「下一个十年」的重要一部分。 在乔布斯掌舵的时代,iPad一直被苹果认为是「下一个时代的个人电脑」,能通过触摸等交互方式在电脑市场中复制iPhone的革命性成功。 但库克担任CEO的十年中,即使iPad产品线做了许多「违背祖训」的调整,但无论是在发布会还是在广告宣传上,iPad各种「碰瓷」PC也一直是苹果在iPad宣传上的重点,也因此出现过不少因为定义导致的争议问题。 与苹果拼命想要塑造「iPad可以等同于电脑」这一印象的行动不同,iPad的体验实际上长期受制于iOS自带的手机操作系统属性;这种情况即使是苹果在2019年发布iPadOS之后仍然看不到明显改变。 相比于让iPad本身成为一部真正的电脑,苹果在过去的数年中,更多的是在尝试寻找iPad本身的产品定位,让iPad在电脑与手机之间找到独特的使用场景。 在2019年WWDC中,苹果在宣布iPadOS的同时也发布了「随航」功能:让iPad可以成为Mac电脑的辅助显示器,无需数据线传输,也能直接在iPad上使用触控/书写的方式完成更多操作。 到了2021年,这一功能又进一步加码,引入了UniversalControl功能,让用户反过来,直接使用Mac的键盘与触摸板控制iPad的。整个体验演示看起来非常简单无缝,甚至可以实时定位到不同设备之间摆放的位置,无需手动设置设备排列。 即使在过去数年中,iPad与Mac产品线,在硬件上初步完成了从英特尔X86架构向自研ARM架构处理器的巨大转变,但更深层的改变,还是来自于苹果逐渐想清楚iPad的产品定位。 目前iPad的核心竞争力,并非直接与传统笔电竞争,即使iPad在性能上已经反超很多轻薄笔电,但苹果仍然拒绝了让iPad与Mac合二为一的呼声。 即便探索iPad独特的使用场景,在很多人看来都像是一个伪命题,但随着M1芯片的统一,以及苹果大力推进的跨平台应用开发,iPad的生产力也在飞速提高;我们很可能看不到「搭载macOS的iPad」上市的那一天,但iPad本身也一直在不断改进,使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线,在iPhone与Mac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尾声 即使iPhone与Mac系列产品一直是过去十年中苹果硬件最能赚钱的硬件,这些也都只能代表当下这十年的硬件发展趋势。 而苹果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其实从来都不局限于在自家硬件设备上尝试产业链新技术;提前竞争对手五年乃至十年,去布局下一代的硬件生态。 这一战略下最显著的硬件改变之一:就是苹果用自研ARM芯片统一全平台架构也是如此:在硬件统一之后,苹果推动的跨平台应用生态才扣上最后一环。这些很能反映出库克这十年带领下,苹果正在构建的下一个十年硬件生态。 当然,就硬件而言,我们也在过去看到一些因为技术难点无法攻克,最终放弃掉的产品——曾经在发布会演示中引起过不少关注、但最终在发布后的550天后被官方确认取消的苹果无线充电板AirPower就是这样一款产品。 但在稳定的销量,强劲的产品力,以及超前布局的研发支持下,苹果在过去的十年中,证明了即使是作为一家商业公司,苹果仍然有能力为用户提供综合体验一流的消费级数码新品。 与此同时,苹果也在通过涉足内容服务以及健康检测功能,为自家的更多硬件探索更多使用场景,这些让苹果的这些智能硬件产品摆脱原本手表、耳机的硬件桎梏,探索更多使用场景与可能性。 2007年,乔布斯正是借助于iPhone的发布,革命性地拓展了智能手机的应用场景,一举奠定了苹果在智能手机时代的江湖地位。 如今库克时代的苹果,同样需要一次这样的转变。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