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学园 1993年,一部新片开机。 片场灯火通明,正拍摄第一场戏。 大家面露担忧,抬头看着主角—— 一个豆丁大的小男孩。 他被五花大绑,用钢丝吊在半空中。 动作指导在下面喊: “跑,跑起来!做跑的动作!” 男孩憋红了脸,眼睛惊恐地乱转。 看到父亲,他哇地一声哭出来。 立刻开始跑。 一边跑,一边哭,眼泪甩到了导演身上。 导演朱延平(左一) 导演心有不忍。 打算先把他放下来。 这时男孩父亲却大吼一声: “释小龙!做个男子汉!” 男孩登时噎住了哭声。 导演朱延平连连摇头:“才四岁,做什么男子汉啊。” 父亲陈同山没搭腔。 吊钢丝算什么? 他训练儿子,比这狠多了。 释小龙原名陈小龙。 陈家四代习武,父亲对他寄予厚望。 “南方有李连杰、成龙,北方也应该有条龙。” 于是,他小小年纪,便背负起父辈的梦想。 释小龙全家福 2岁时,释小龙刚学会走路。 父亲把他送进少林寺。 让他拜住持释永信为师。 住持赐其法号:释小龙。 从此,他便在师傅和父亲的教导下,学习武术。 父亲陈同山对他要求极为严格。 早上5点半,就把他从被窝里拖出来。 带着他在寺庙习武练功。 释小龙跑步时体力跟不上。 父亲就拿根绳子,绑在他腰上,拽着他跑。 练劈叉压不下去,父亲怒斥: “为什么你还压不好?” 啪地直接用力按。 韧带撕裂,脚踝内侧也被石子磨得血肉模糊。 疼得他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母亲每次看孩子训练,都心疼得直骂: “你怎么这么狠心哪!” 但陈同山不为所动。 “练武的人,哪来那么多矫情!” 姿势不对,他也不多说,抬手就揍。 释小龙经常边练边哭。 他很快学会看父亲脸色。 父亲动作幅度稍大,他就下意识往后缩。 吃饭,练功,睡觉。 释小龙的幼年,日复一日,枯燥艰苦。 他才2岁啊。 就被迫成为“男子汉”。 没有玩具,没有动画片,不能撒娇。 许多年后,进入而立之年的释小龙,淡淡地说: “小时候的生活有种压抑感。” 更是坦言: “小时候看到父亲非常害怕,不想看到他的身影,会绕着走。” 当年清晨5点半的起床铃声,也成为了他的心理阴影。 但释小龙从不敢违逆父亲。 一年365天,几乎不间断训练。 这种传统练武方式,也的确卓有成效。 高压下,释小龙学会了少林通臂拳、醉拳、少林棍、五行拳等招式。 1992年,他参加少林国际武术节。 当时他4岁。 是年龄最小的选手。 获得少林罗汉棍一等奖。 少林拳二等奖。 随后,他随少林寺文化团去台湾。 功夫好,又乖巧可爱。 释小龙成为焦点,引起轰动。 当地报纸称他“神奇少林小子”、“来自少林的小李连杰”。 甚至引起影视界的关注。 导演朱延平找上门,想请释小龙出演一部武侠片。 陈同山欣然应允。 当晚,他兴奋得一宿没睡。 这部片就是《笑林小子》。 释小龙进剧组,第一场戏就要吊威亚。 刚吊起来他就吓哭了。 被父亲一声怒吼噎回去。 他太小,也没有合身的威压衣。 只能用大力胶布贴在身上。 一场戏下来,身上全是勒出的血痕血泡。 偏偏这部电影有大量“飞檐走壁”的镜头。 释小龙只能默默适应。 在剧组待三四天后,父亲就回家了,留下师兄王马万照顾他。 导演也想过给他找替身。 但像他一样年纪小又身手好的人,根本找不到。 所有戏,都是释小龙亲自拍。 不仅如此,他还要给搭档郝劭文做替身。 郝劭文比他小一岁。 爱哭爱闹,经常要妈妈和导演哄着拍戏。 而释小龙听话懂事,任何安排都没有异议。 拍戏间隙,还得跟师兄练功。 师兄对他很严格,却也暗暗心疼: “别的孩子在玩的时候,他承受着完全不同的压力。” 《笑林小子》上映后,这对“没头脑和不高兴”组合火透半边天。 片约纷至沓来。 他们紧接着合作了好几部电影。 票房直追成龙、李连杰等大明星。 释小龙名气大增,成为红极一时的童星。 释小龙与成龙 陈同山顺势将家里的武术学校、公司都挂上了儿子的名字。 但这对“组合”没几年就解散了。 13岁时,郝劭文急流勇退。 他妈妈拒绝了所有片约、通告,让他回校读书。 释小龙父亲却认为,此时退出太可惜。 他接下许多剧本。 甚至因为排期不合理,释小龙被迫超负荷赶进度。 那时释小龙经常连续拍摄20多个小时。 拍《十兄弟》时,甚至连拍40小时。 愣是不喊苦,撑着拍。 受伤更是家常便饭。 头破腿伤,流血缝针,鼻梁撞得软组织畸形,从半空摔下…… 陈同山每次去片场,都有人找他说: “小龙是个小孩子,但他干的是大人的活,他们根本没把小龙当人对待,你做爸爸的怎么这么狠心?” 释小龙爷爷去探班。 一进门就看到他吊在空中,身后有炸弹“嘭嘭”地炸开。 爷爷眼泪立刻就下来了。 回家就逮住陈同山骂:“你对小龙太狠了!” 但释小龙的片约,并未减少。 他也没办法好好读书。 每年在学校的时间,也就两三个月。 父亲为他请了文化课老师成红军,跟在身边。 但拍摄任务重,几乎没什么时间学习。 释小龙就在剧组中,一年一年长大。 有时他也会迷茫。 他没有朋友,没有同学,没有读书考试。 因为经历特别少,和同龄人也格格不入。 大家聊动画片,聊小时候玩什么,这种话题他永远参与不了。 每天睁开眼,除了吃饭就是拍戏练功,从来没做过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少年初长成,他也爱美。 可他在剧中的形象几乎都是光头。 12岁拍《少年包青天2》,他想让展昭留长发。 导演不同意:“观众就爱看你光头。” 释小龙为此哭了很久。 15岁那年,释小龙和父亲说: “我不想再打了。不想再演了。” 陈同山妥协。 将他送到美国读书。 在美国的几年,释小龙第一次体会到自由。 没有人围堵、追着要签名,他可以在街上随意散步。 他留起了长头发。 结交了好朋友,开心地在博客上介绍他们。 介绍好友,图源:释小龙博客 他上课、补习。 玩球、滑雪、打游戏。 和普通的男孩无异。 2008年,释小龙学成回国。 但迎接他的,不再是往日的追捧。 从这年开始,他的人生不受控地走上了下坡路。 原因之一,释小龙“长大了”。 和许多童星的困境一样。 他幼年出道。 大家喜欢的是,机灵可爱的小龙。 长大后呢? 抱歉,大多数观众不认账。 更糟糕的是,他发胖了。 也许是在美国生活随意懒散,他身材严重走形。 很多人惊呼他“长残”、“油腻”。 虽然有剧组邀请他,但都是些小角色。 2010年,释小龙拍摄《刀客外传》。 与女主角何洁擦出了火花。 次年,他们在三里屯逛街被拍,恋情曝光。 那时两人频频在微博互动。 一起出席活动,笑得甜蜜。 大家都以为他们会修成正果。 但没多久,何洁公开说自己单身。 还曝光了理想男友型: 会照顾人,有孝心,脾气好。 难道是在暗讽释小龙? 一时间,他被扣上“渣男”的帽子,口碑极差。 祸不单行,他很快被卷入另一起事件。 2013年,释小龙参加综艺《中国星跳跃》。 意外出现。 18岁助理不慎溺亡。 助理是与他一同长大的好兄弟。 他悲痛不已,数度崩溃。 事故后,释小龙成为众矢之的。 网友指责道:“18岁少年为你而死。” 释小龙隐退了很长一段时间。 此后再拍戏,鲜有关注。 几年后一场风波,更是直接把释小龙打成“罪人”。 2019年,一名7岁女童入读某武术学校。 2天后身亡。 生前疑似被打。 该武术学校由释小龙代言。 校长是陈同山,即释小龙父亲。 据新京报记者探访,学生会经常挨棍子或拳头打。 校内称之为“吃少林油条”。 如果逃跑,抓回来会严厉惩罚,“屁股被打烂”。 事件曝光后,网友质疑释小龙及其父,利用名气圈钱,教育方法野蛮。 释小龙作为代言人,百口莫辩。 归国复出几年,释小龙一直负面新闻缠身。 好在他没有破罐破摔。 他恢复运动,成功减肥。 渐渐地,有人说他“帅气”“颜值高”。 分手几年后,释小龙在《超级访问》中,被问到与何洁的恋情。 他笑着说: “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笑起来很可爱,眼睛像月亮。” 被诋毁过,他却温言相向。 这个回应圈了一波粉。 大家对“小沙弥”、“展昭”,也抱有情怀。 越来越多人愿意支持他。 但近几年,释小龙算是辜负了观众的期待。 他接拍的电影,剧本乱七八糟,一言难尽。 作为演员,他的表现也不算好。 为什么? 因为演技。 释小龙从小拍打戏。 在武打功夫方面,自然优秀。 但一个角色,该打时打,该演时也要演。 例如《一代宗师》里的“叶问”梁朝伟。 《黄飞鸿》里的李连杰。 而释小龙在“文戏”上比较欠缺。 他忽视了揣摩角色的心理。 神情、台词、动作就稍显生硬。 更糟的是,他自己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在star专访中,释小龙说: “拍打戏很紧张,比较追求效果,文戏就比较放心。” 网友纷纷留言:“说反了小龙!” 是啊,他的武术已经很棒。 限制他进一步发展的,其实是演技。 而且,武打片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纯粹动作片市场越来越窄。 “打星”吴京,也是转型后才得到广泛关注。 近年CG技术,也大量应用于电影。 图源:百度百科 对武打演员来说,更是碾压式地“抢饭碗”。 坚持实拍、真打的成龙也感叹: “电脑几乎什么都能做到,做出的动作,比我们的真动作还厉害。” 剧组对专业武打演员的需求,逐渐降低。 动作片没落、CG技术盛起。 只擅长打戏的释小龙,该何去何从呢? 上个月,他自导自演的新作杀青。 依然是以武打为底色。 从4岁开始,他的人生便是武术+电影。 起初是父亲的安排,而现在更像是他为自己设了限。 和大圣一样。 翻了十万八千里,依然逃不出如来掌心。 释小龙出生于1988年冬末。 那晚,陈同山忙完回到家。 小龙已经出生。 他过去抱起孩子,亲了一口。 妻子嫌他脏:“一边去,脸上都是土。” 陈同山乐呵呵地说:“拳师的儿子天生刚强哩。” 怀里的孩子哇哇大哭。 此后,“拳师儿子”这个标签,牢牢粘在他身上。 再也无法撕下来。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