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律师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年头,大家越来越爱用“渣男”这个词了—— 半天不回微信,渣男;节日不送礼物,渣男;异性朋友太多,渣男…… 网上随便一搜,都是“教你如何鉴别渣男”的攻略。 好像大家都达成了一种共识: 遇到真爱的几率等同于撞到鬼,遇到渣男的概率却随时发生。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最近我在追《心动的信号》,有个叫马子佳的男嘉宾,就被所有人痛骂成渣男。 至于原因嘛,很简单。 在这档恋爱节目里,他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 同时在两个女孩之间摇摆不定。 一开始,马子佳的官配叫洪成成。 那会两个人有多甜呢? 因为洪成成随口一提,他就排了五个小时的队,帮她买了网红奶茶。 一起逛超市,洪成成不小心看到了银行卡密码。 他立刻霸道总裁上身,说: “没事,都给你知道都行,拿去刷。” 看这架势,仿佛两个人已经是老夫老妻,财产共用了。 可是很快,一个叫小孔的女孩到来,彻底搅乱了原先的爱情走向。 小孔比洪成成年轻,大胆,喜欢一个人就直接上垒,从来不藏在心里。 热情的女孩,男人显然都很受用。 马子佳也不例外。他对小孔,也开始展现出暖男的关怀,又是做菜给她试吃,又是陪她海边散步 这下,网友坐不住了。 这不就是中央空调、见人就撩吗? 到了上期节目,三角恋的火药味烧到了顶点。 最后一次约会,洪成成鼓起勇气,想要约马子佳。可她没想到,马子佳已经提前约了小孔。 这个决定,彻底打懵了洪成成。 这是节目里,我最心疼的一幕。 这个女孩,声音哽咽,却强装镇定地说: “我发现,我一直活在自己的想象之中。” 一夜之间,网友们把#心疼洪成成#刷上了热搜。 至于马子佳,立刻沦为了过街渣男,人人喊打。 马子佳渣吗? 按照正常逻辑,的确很渣。 有人说,马子佳简直就是当代何书桓,举手投足,都在践行何书桓当年的渣男语录: “我不是天下唯一一个为两个女人心动的男人吧?” 但我必须要提醒你: 何书桓之所以渣,是因为他同时在依萍和茹萍之间摇摆。而一切的大前提是,他早就已经和依萍确定了关系。 可是《心动的信号》呢? 一群男男女女相处21天,到节目最后一期,才会要求大家做出心动选择。 也就是说,没有人提前确定关系,一切接触,都是选择之前的试探。 没有确定关系,双方都是单身,为什么不允许一方接触别人? 国外有一个词,叫dateculture。 翻译成中文你们可能也听过—— 约会文化。 什么意思呢? 只要两个人还没确定恋爱关系,就可以跟任何人认识或约会。 彼此并不是唯一,甚至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发生亲密行为。 在这种爱情观里,同时date好几个人,再确定关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可是换到我们的文化里,好像大家天生自带情感洁癖。 刚认识,就要求对方必须专一。 吃一顿饭,就表示对方非你不娶。 更可笑的是,很多人在爱里还特别双标。 自己可以对他爱搭不理,他却必须随叫随到,心无旁骛。 说实话,真挺幼稚的。 其实我和你们一样,以前总会被爱情鸡汤所蒙蔽。 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坚定的选择,相信爱情是一场穿越人海的双向奔赴。 可是越长大,我越发现: 爱情的底层逻辑,其实就是选择和被选择。 注意哦。我并不是说爱情是没有底线的。如果两个人已经确定了关系,决定认真交往,此时一方依旧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养一堆备胎,随时准备劈腿,那的确是该骂。 可是,当确定关系之前,爱情的游戏规则就是—— 相互接触,谨慎选择。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当代社会,越来越没有那么多一见钟情。 你一定也见过这样的爱情: 两个人草草确定关系,互相折磨了半生,才发现爱情消散,彼此早已形同陌路。 既然如此,何不一开始,把选择的过程拉长一些? 我其实也心疼那些受过伤的女孩。 但说到底,爱情的真相,本来就不够美好纯粹。 它会藏污纳垢,它会权衡利弊,不讲先来后到,甚至还会照出人性的阴暗面。 那怎么办呢?难道我们终其一生,就等待着几率如同中彩票的纯粹爱情,然后耗尽青春,迷失自我吗? 当然不是。 我想,爱情里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对一切不顺心意的做法嗤之以鼻。 而是认清爱情的真相,却依旧选择相信爱情。 相信它的好,但不美化它的坏。 所以比起痛骂渣男,顾影自怜,你更要记住的是: 从来没有人剥夺过你的选择权。 你接受不了现实残酷,是因为你自己扔掉了选择权。 在潜意识里,你认定了自己只配被挑选。 所以,既然无法成为首选,不如就把主动权紧紧握在自己手上。 点亮「在看」,在爱情与现实的博弈之间,找到属于你的那条路,我相信走下去,你一定可以豁然开朗的。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